印刷网点简介及其作用
印刷中网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网点可以传递图像的阶调、层次、色彩的变化,任何反射稿或透射稿,均以颜料颗粒或银粒分布的密度,构成连续性晕染的色调。这种晕染的色调、层次必须借助于照相或其他的方法,将图像剖解分割为大大小小的网点表现出来。
网点是印版上最基本的构成图文的单位,它担负着再现原稿色调及组织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按网点的作用原理可分为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两类,其中前者到目前为止的运用面相当广泛。利用各种方法(玻璃网屏、接触网屏、电分技术)可获得此种类型的网点,因其加网工艺简单、快捷、成像效果好等优点而得以大范围推广使用。与此同时,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它的不足,如绝对不可能消除龟纹等,所以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另一类型的网点——调频网点。
调频加网理论的产生已有一段时间,在1993年初,Agfa分司、Linotype-Hell公司正式推出了调频加网技术,1993年8月我国北大方正也开发出自己的调频加网技术。
调频加网技术是图像经扫描输入后,经处理,通过输出装置时以同样大小的点随机分布在不同空间内,其点的多少和疏密即网点出现的频率高低,以此来表现图像的密度和层次的技术方法。因此,它所表现的图像的精细程度,不再以每厘米内有多少黑白相间的线来说明,而是以点子的大小来定义,网点尺寸越小,能表现的图像精度就高,清晰度越好。
该技术所生成的图像,更接近照相效果。因照相过程中,曝光量的强弱不同,同一区域内已感光的银盐颗粒就有多少的不同。显影之后,图像上密度低的地方,银盐颗粒少;密度高的地方,银盐颗粒多,密度变化是以不同区域中银盐颗粒多少来决定的。这正与调频网点相类似,而调幅网点不同,是以网点大小(成数)来表示,因此不能达到接近照相的效果。
目前各公司推出网点结构不同,并给予不同的名称,如Agfa公司称“水晶网”,Linotype-Hell公司称“钻石网”,大日本网屏公司称“RANDOT”等,都是在算法上不同,因此在每一图像面积单元内印刷网点的数量和位置不同,但都属于调频加网。
调频加网的网点大小,取决于输出分辨率和加网参数,如输出分辨率为2400dpi,加网参数为2×2个激光点作为一个网点,则加网点子直径为21μm;加网参数为3×3个激光点作为一个网点,则点子直径为32μm。
在整个工艺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调频网的转换与调整,核心是选取适当的随机率(randomdots)和激光束直径相吻合。新产生的调频网点才光滑坚实,大小均匀,极少孤立光斑,这是控制质量的关键。新型的照排机正满足了这个要求,可以按网点大小来调整激光束直径。另外,为配合下工序,亦应注意选取网点扩大值(Dot gain),一般可控制在5%的范围内。除此以外,照排片的冲洗注意温度、速度、PH值等数值,用快速高温冲片,以保证点子的质量。在印刷方面,由于调频不存在网角的限制,对设备套印精度反而要求不高,通常所用的彩色油墨也可接受。
晒版是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但又是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环节。首先,由于调频网点直径小,不需要二次曝光,否则网点损失很多,会牺牲一部分甚至全部2%网点为代价,因此只用一次曝光,应严格按规定执行,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及光量。
总的说来,调频网与调幅网相比有以下一些优点:
由网点随机分布,叠印后不会出现龟纹;
由于网点等大,在印刷时其中间调不会因网点扩大值大而导致阶调跳变;
细部清晰度效果好,图像上一些细线不会因加网而形成折射或产生毛剌;
能表现细腻层次,适合高精细印刷的需要;
印版上网点呈针点细微化,因此润版液也细微散化,使胶印作业易稳定;
极微小点全面分散,使印张和橡皮布易分离,减小了印张的背面蹭脏;
点子越小,表达层次越丰富。
调频加网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图像输出后不能进行修版;
进行拷贝时有一定困难;
不能使用分辨率很低的网点,否则会产生锯齿;
当图像无套合规线时,套印非常困难,因图像边缘轮廓有时并不清晰;
耐印率低
针对这些问题,有人则提出了同时应用调频加网和调幅加网的多重加网图像复制技术。这种多重加网是为了解决传统调幅加网印刷适性好但易出现“龟纹”,而新兴调频加网不出现“龟纹”但印刷适性较难掌握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一种加网方式,用计算机处理在同一图像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加网方式,如在中间调易出现“龟纹”区采用调频加网,在高光和暗调区则采用调幅加网,这样各取其长,各避其短,这种加网方式也将被推广。
目前,在柔性版印刷领域中,调频加网技术运用比较广泛,如印刷一些高精细产品包装盒、烟盒等,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印刷领域中的深入应用,调频加网技术也将会在其他印刷领域内不断推广。